- 赵玉鹏;樊占军;
仿真推演是一种作战研究的重要技术手段,基于推演的评估则是其中的关键环节。根据仿真推演过程,从海战推演的不同阶段分析提取关键因素,构建海战推演评估指标体系。基于仿真推演,采用模糊综合评判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海战综合评估模型,解决了判断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问题。
2019年03期 v.42;No.285 1-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肉孜麦麦提;王树文;吴昊;
反导预警作战离不开各作战单元之间的信息协同交互。分析了反导预警作战的信息协同交互特点,针对反导预警作战的不同阶段,研究了反导预警作战信息协同交互的需求,对提高反导预警情报保障能力、促进反导预警体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9年03期 v.42;No.285 5-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福兴;黎明也;邱卫军;
针对相位编码雷达,提出了利用截取法和叠加法产生高密集度假目标欺骗干扰的方法。相对于全脉冲存储转发产生假目标的干扰方法,截取法和叠加法可以产生密集度更高的多假目标干扰,分析了截取法和叠加法产生假目标的目标间隔以及功率损耗。以13位巴克码相位编码雷达为例,仿真验证了截取法和叠加法产生多假目标的有效性。
2019年03期 v.42;No.285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4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焦士俊;刘锐;刘剑豪;胡乔林;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无人机蜂群威胁评估模型,研究了有效评估无人机蜂群中的单机或单组威胁程度的方法,为打击手段的选择、指挥决策的确定提供了定量依据。
2019年03期 v.42;No.285 17-20+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王彤;周庆军;涂建平;
通过分析两栖装甲车辆的作战能力特点,建立了系统效能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加入Z-Number改进后的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权重,并构建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实现对两栖装甲车辆系统效能进行评估的一整套方案,该套评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层次分析法存在的模糊信息不确定、主观性较大的缺陷,评估结果直观明确,符合装备性能实际。
2019年03期 v.42;No.285 21-2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史鉴;钟文;
分析了多路径效应对侦察测向的影响,对装舰条件下的多波束测向体制侦察设备天线的方向图进行了仿真;绘制了存在多径效应情况下,侦察设备实际测试波形图;最后分析给出了模拟实船涂覆吸波材料条件下的天线方向图。
2019年03期 v.42;No.28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文辉;闵柏成;
在对舰载雷达对抗设备进行外场测向精度试验时,受试验条件的影响,会产生一定的系统误差,影响整个雷达对抗设备测向精度性能指标的考核结果。分析了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通过全站仪进行测量计算,同时采用综合处理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误差修正。
2019年03期 v.42;No.285 30-3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1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胡彪;黄志良;蒋苏蓉;申远;
防空识别区是基于国防需要,为部队及早发现、识别和实施空中拦截行动而单方面划定的区域,在早期预警、危机管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预警机作为防空识别区管控的重要力量,具有覆盖空域大、机动性强、下视和远视能力良好、对空指挥控制能力强等特点,在应对外军机闯入、危机管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研究预警机在东海识别区管控中运用十分迫切。从我东海防空识别区管控现状入手,分析了其存在的困难,结合预警机装备特点,提出关于预警机在东海防空识别区管控中运用的建议。
2019年03期 v.42;No.285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顾兵;何青;史厚宝;
无人艇作为新一代作战平台,在军事领域应用越来越广,其感知系统已从简单导航、避碰功能,扩展到了集情报收集、反潜作战、精确打击等多维一体的系统。随着无人艇感知系统综合化、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其功能丧失几率越来越大,且故障发生后无法进行人工修复。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PHM)技术可实时对设备状态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可降低维修成本,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及任务成功率,提升作战效能。研究了无人艇感知系统,给出了其PHM系统结构及设计方案。
2019年03期 v.42;No.285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若增;
随着雷达技术的发展,采用宽带发射信号成为大部分雷达系统的主流需求。根据宽带发射信号的特性进行建模,采用时域处理方法,分别构建时变宽带权与点频权,使得发射波束图可以在已知的置零方向上形成宽零陷,并提出改进的正交投影点频权算法,避免矩阵求逆运算,大大减少了运算量。
2019年03期 v.42;No.285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6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宋新超;吴连慧;王星宇;
在雷达侦察设备中,雷达幅度信息反映的是雷达辐射源相对于侦察设备功率的大小,幅度的变化直接体现了雷达天线波束指向的变化,通常雷达在任务调整及机械运动过程中波束指向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因此对雷达幅度信息的分析和挖掘,对感知雷达行为及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2019年03期 v.42;No.285 48-5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9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朱明荣;俞宪杰;
结合跟踪学习检测(TLD)与核相关滤波算法,开发了一种基于核相关滤波的TLD跟踪算法。首先对核相关滤波进行多尺度改进,以适应目标的尺度变化,其次在TLD的跟踪模块中引入改进后的核相关滤波算法,以提高运行效率和跟踪的鲁棒性,最后在TLD的学习模块中引入自适应学习参数,及时更新核相关滤波器,以提高系统的跟踪精度。实验结果表明,与核相关滤波和TLD算法相比,本文所研究的算法在复杂背景下的目标跟踪具有较好的鲁棒性与适应性,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和跟踪的稳定性。
2019年03期 v.42;No.285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永祥;倪世道;
基于敌我识别信号的目标航迹处理是电子侦察领域获取敌我目标综合属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分析了非协作式敌我识别中目标航迹处理过程,结合敌我识别信号工作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基于综合隶属度的敌我识别目标点迹处理方法,给出了基于穷举法的航迹起始关联技术,解决了目标点迹模式区分、点迹凝聚、航迹起始关联等问题,提高了目标航迹处理的精确度。
2019年03期 v.42;No.285 58-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向阳;郭晓乐;孙晓舟;
分析和研究了雷达接收到的和差波束,提出了一种利用和波束、方位差波束、俯仰差波束、双差波束以及辅助波束的自适应抗干扰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利用高增益的差波束对消主瓣干扰的同时,构造出指向旁瓣的辅助波束用来对消旁瓣干扰,所以能够实现主瓣干扰与旁瓣干扰的同时消除。仿真结果表明,主瓣干扰和目标信号在方位上或者俯仰上存在差异,本方法就可以很好地对消掉主瓣干扰,并且主瓣干噪比越低,对消效果越明显。
2019年03期 v.42;No.285 63-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宫斌;张名明;李安然;
介绍了一种利用数据持久化方法进行电子对抗系统终端数据记录与回放的设计,实现了在记录数据的任意时间点进行回放控制,解决了电子对抗系统记录数据回放无法跳转的问题,大大提高了作战过程回放的效率。
2019年03期 v.42;No.285 68-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陈靖宇;
针对人防雷达组网中的通讯安全问题,基于广泛应用于互联网的数据传输安全协议(DTLS),提出了一种雷达组网通讯上端到端的安全传输实现方案,该方案主要利用OpenSSL实现DTLS协议的握手过程,实现用户和雷达节点间身份的双向认证,并对数据进行加密传输,其开发成本低,实现难度小,可以大大提高人防雷达组网通讯的安全性。
2019年03期 v.42;No.285 72-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肖刚;邹永显;王雷;邹浩彦;
针对无人机集群的数据链中继节点选择问题,提出在克隆蚁群算法(CSACA)基础上,融合文化算法的双层进化机制,避免搜索过程陷入局部最优解问题,然后利用蚁群算法全局搜索。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求解无人机集群的数据链中继节点选择的一种有效算法。
2019年03期 v.42;No.285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魏龙飞;谯梁;
为了提高数据链系统通信速率,将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应用于数据链系统,在给出数据链系统MIMO信号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串行干扰消除的信号检测算法。该算法在最小均方差(MMSE)检测算法基础上增加判决反馈,逐层检测出发送的MIMO数据。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消除不同发送天线之间的干扰和噪声,完成数据链系统MIMO信号的检测,从而在不增加系统带宽和发送功率的情况下,提高了数据链系统容量。
2019年03期 v.42;No.285 81-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刘法;
给出了基于射频直采架构的微小型数字信道化接收机的仿真验证,阐述了微小型信道化接收机的优势所在;在临界抽取和非临界抽取2种情况下,分析了基于偶型和奇型排列的多相离散傅里叶(PDFT)变换架构的信道化设计,给出了处于临界和非临界抽取情况下的基于偶型PDFT结构的数字信道化接收机仿真验证。
2019年03期 v.42;No.285 84-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7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兵舰;杨帆;
大气能见度是气象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它既关系到日常交通中的安全保障,也表征了大气环境监测中的污染程度。大气能见度的测量一般分为透射式和散射式,不同的测量方式所用的定标方法也不一样。传统的透射式能见度仪的定标通常采用人工校准的方法,难以保证校准精度并且维护成本高。针对大气能见度光电测量系统,提出了一种半自动定标方法,有效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校准精度。
2019年03期 v.42;No.285 9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贾光南;
飞机苛刻的载机环境和机动性能对机载电子设备的结构可靠性和轻量化要求越来越高。对某机载电子设备的轻量化设计和强度分析进行研究,通过静动力学仿真对减重后的设备进行了强度分析,结果表明减重后的设备强度能够满足机载环境要求。
2019年03期 v.42;No.285 95-98+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铭金;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无人机的雷达告警系统,采用大量时分复用接收通道的方式大量缩减了硬件组成,提出了适用于该系统的邻近脉冲比幅测向理论依据,并设计了合适的侦察策略提高目标截获概率。
2019年03期 v.42;No.285 99-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周辉;姚伟;周强;
舰载电子战装备存在因辐射源架设原因引起的反射、散射问题导致模拟作战训练困难的情况,难以对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进行快速提升。设计了一款挂载在多旋翼无人机平台上的小型化训练模拟器,可在空中任意位置或任意轨迹遥控发射射频信号模拟训练目标,解决了模拟训练困难的问题。通过样机测试数据及相关试验效果验证了本设计的可行性,可有效提高使用人员的技术水平、操作能力。
2019年03期 v.42;No.285 104-107+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6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魏志瑾;
介绍了基于国产K7系列和V5系列的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高速总线Aurora协议驱动设计方案,以及针对某国产FPGA性能和高速口的不稳定性,进行了逻辑约束优化,并在自主可控模块上实现了国产FPGA间3.125 Gbps速率高速传输及帧格式通信,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对提高国产FPGA接口速率、传输稳定性及促进国产FPGA的广泛应用具有较大意义。
2019年03期 v.42;No.285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吴一坤;
对CANaerospace(航空机载通信设备总线协议)进行探究,优化设计出适合实验室CAN总线飞控原理样机通信的应用层协议,用于报文交互。针对协议设计,制定测试方法,得出实验数据,成功验证了CANaerospace应用层协议的正确性,以及CAN总线无人机飞控系统良好的通信性能。
2019年03期 v.42;No.285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陆幸骏;赵文生;冯静;杨涛;姚兴安;
介绍了一种自密封浮动盲插流体连接器,该流体连接器在连接和分离过程中能够实现自动密封,流体不会泄露,同时具有径向浮动功能,可以降低插合过程中插头和插座对精度的要求,最后对该流体连接器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流体连接器可以实现流体管路接通或者断开的功能,可广泛运用于各种冷却系统。
2019年03期 v.42;No.285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9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