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船电子对抗

系统技术

  • 面向智能电磁空间作战的电磁模型体系构建方法

    周树德;李春霞;

    针对陆海空天跨域广泛存在的电磁作战单元要素如何有机组织形成体系化、智能化作战能力的问题,从智能电磁空间作战的概念内涵、体系架构、能力生成机制和基础理论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探讨。在智能电磁空间作战能力生成机制方面,基于信息论阐述了电磁空间作战信息增量生成能力增量的机制。在智能电磁空间作战能力生成理论方面,提出物理机理和数据共同驱动建立电磁模型体系的理论。最后,定性分析了雷达领域模型的规模,基于提出的电磁模型体系构建理论,给出了雷达领域的大模型典型应用,实现了电磁作战能力效能的提升。

    2025年04期 v.48;No.322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4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运动卫星干扰源搜索优化定位方法

    李红伟;陈建峰;纪学军;刘冀川;

    在卫星干扰源双星定位查找领域,已有的研究均是针对静止干扰源的定位方法,未涉及对运动卫星干扰源定位方法的深入研究,而经典干扰源定位方法一般采用双星时频差定位体制,不具备对运动卫星干扰源定位的能力。为解决双星定位体制下对运动卫星干扰源的定位难题,提出一种运动干扰源搜索优化定位方法,利用到达时间差(TDOA)、到达频率差(FDOA),以及运动干扰源的多普勒频移等测量参数,在理论上可以得到3个几何曲面,三曲面的交点即为干扰源的位置,并通过滤波算法对搜索优化结果进行处理,最终得到运动卫星干扰源位置信息。仿真分析了所提算法对运动干扰源目标位置、速度、航向的估计误差,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04期 v.48;No.322 8-1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达自适应抗隐蔽干扰仿真研究

    张驰;

    近年来随着隐蔽干扰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抗干扰技术逐渐显现出局限性,无法应对当前隐蔽干扰的复杂性。提出了一种融合动态门限调节与多阶卡尔曼滤波的联合抗隐蔽干扰方法。首先分析了雷达隐蔽干扰的工作原理和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雷达自适应抗隐蔽干扰算法,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显示,通过动态调整门限,雷达系统能够成功地检测并剔除虚假目标,分离干扰信号与真实目标。

    2025年04期 v.48;No.322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2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不同干扰样式对脉冲压缩雷达干扰的功率需求分析

    陈福兴;黎明也;

    针对脉冲压缩雷达,分析了噪声干扰信号经脉压后相对于雷达回波的功率损失,对截取法和叠加法产生多假目标的功率损失进行了仿真计算,给出了实施噪声干扰、假目标干扰所需的干扰功率的计算公式,并对典型雷达干扰所需的干扰功率进行了计算。

    2025年04期 v.48;No.322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9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CPM-LFM脉冲压缩雷达移频干扰技术研究

    郭欣;林欢;于涛;徐亚波;

    针对雷达通信一体化系统中连续调相-线性调频(CPM-LFM)复合调制信号在移频干扰下的干扰机理不明确问题,通过理论建模与仿真验证相结合的方法,深入探究移频干扰对该类信号的干扰效应及作用规律。基于时频耦合理论构建了移频干扰的数学模型,通过推导匹配滤波输出的解析表达式,揭示了干扰信号与目标回波在脉冲压缩处理中的耦合机制。Matlab仿真结果表明,传统移频干扰对LFM信号的“假目标”生成效应在CPM-LFM复合体制中呈现显著差异性。针对传统移频干扰的局限性,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随机移频干扰与卷积调制相结合的复合干扰策略。该方法通过引入时变随机移频参数打破雷达信号处理的周期性特征,结合卷积调制重构干扰信号的时频分布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复合式移频噪声卷积干扰能够对CPM-LFM复合调制信号产生压制效果,进而影响雷达探测能力。

    2025年04期 v.48;No.322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2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对机载雷达空时自适应处理的非均匀调制干扰效果仿真研究

    董正明;

    针对传统噪声干扰难以有效对抗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的自适应滤波的难题,提出一种非均匀调制的干扰方法。该方法通过动态调整干扰信号的空时参数,使干扰在空时平面形成弥散分布,从而破坏STAP的自适应滤波处理。构建了非均匀调制干扰的数学模型,并开展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噪声干扰可以有效干扰机载雷达的STAP处理,本研究为机载雷达STAP系统的对抗提供了有效技术途径。

    2025年04期 v.48;No.322 29-32+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雷达对AIS等无线电系统的电磁干扰测试分析

    陈挺;陈纪元;许颖超;

    为了充分应对不断增大的船舶通航压力,提高相关部门通航安全管理及应急能力,需进一步改扩建船舶交通管理系统(VTS)。但目前部分VTS系统现有场地空间有限,雷达与其他无线电系统的空间距离较为狭小而可能存在干扰。所以开展针对性实地测试,通过改变当前VTS系统环境中雷达的状态来测试对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和雷达应答器无线电系统的影响,分析反馈结果并完善电磁兼容方案。实测结果表明,雷达状态的改变对AIS与雷达应答器系统的正常工作均不会造成影响,即现有VTS系统环境下雷达不会对其他无线电系统造成影响。

    2025年04期 v.48;No.322 33-36+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面向服务框架的体系协同能力生成方法

    刘法;

    首先阐述了基于服务组合模型的协同能力生成过程,其次提出体系协同能力框架和协同能力构建过程,最后分析并仿真动态环境模型下基于服务质量(QoS)需求的协同能力生产过程。仿真分析表明,该方法满足基于任务服务质量需求的协同能力生成,为体系协同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2025年04期 v.48;No.322 37-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信号/数据处理技术

  • 一种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雷达信号分选方法

    付驰;张汉伟;刘俊;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同时存在着固定、参差、抖动等重频类型的雷达信号,传统脉冲重复间隔(PRI)分选算法一般只能对其中1种或2种信号进行分选,为此设计了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固定、参差、抖动信号分选的方法。该分选方法首先利用方正弦插值算法的抗抖动特性,对到达时间(TOA)序列进行PRI估值计算,再利用二维特征向量的高准确性对其检索方法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同时分选固定、参差、抖动PRI调制信号。

    2025年04期 v.48;No.322 46-50+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8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上下文引导和特征细化的SAR图像舰船目标检测算法

    范宽;曹文杰;沈佳琪;陈文瑞;贾峰;

    基于合成孔径雷达(SAR)的遥感图像在民用和军事领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SAR图像中复杂的背景干扰以及不同的船舶尺寸严重限制了模型检测精度的提高。因此,提出了一种用于SAR图像船舶目标检测的上下文引导和特征细化网络。一方面,设计了特征细化模块(FRM)来捕获不同尺度目标的空间上下文信息,同时抑制容易混淆的背景干扰。另一方面,引入了上下文引导注意力模块(CGAM)将浅层特征映射与深层特征进一步充分融合,增强对舰船关键特征的聚焦和提取能力。在SSDD和HRSID 2个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复杂场景下多尺度目标的检测精度,实现了较为先进的性能。

    2025年04期 v.48;No.32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2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四元数的快速二维极化-DOA联合估计算法

    贾文杰;刘鲁涛;

    针对现有四元数二维到达时间(DOA)估计算法计算量大,极化参数估计困难的问题,对正交偶极子构成的L型阵列进行建模,随后在传统四元数嵌入基础上综合一种分离极化参数的四元数嵌入方式,利用阵列结构计算多个互相关矩阵,对互相关矩阵构造成的特殊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得到信号子空间。使用传统的四元数嵌入方式,利用导向矢量的空间旋转不变性,首先估计出空域参数;使用四元数嵌入后导向矢量的旋转不变性关系并且综合空域参数估计出极化参数,最后完成二维空域参数和极化参数的配对。仿真表明,该算法极化-DOA联合估计精度较高,计算量小。

    2025年04期 v.48;No.322 57-62+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分布式通信干扰目标分配策略

    苏玉瑞;王洪军;夏斌;姬祥;张伟;

    针对分布式通信干扰作战中目标分配策略的问题,提出基于改进遗传算法解决目标分配中干扰资源分配的问题。针对传统遗传算法的局限性,吸纳了蚁群算法中信息素浓度概念,用信息素浓度控制种群个体变异方向,使用可控变异替代标准遗传算法中的随机变异,使最优个体快速收敛。同时使用熵权法和理想点法将通信干扰目标分配的众多评估指标融合为可量化对比的综合评分,为任务分配提供评估参考指标。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信息素遗传算法能够有效应用于分布式通信干扰目标分配问题求解,比传统算法有更短的收敛时间和综合评分。

    2025年04期 v.48;No.322 63-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LSTM的雷达脉冲信号检测与到达时间估计

    李金鑫;黄武奇;蒋伊琳;

    在电子侦察场景中,低信噪比雷达脉冲信号的准确检测至关重要。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期记忆(LSTM)网络的脉冲信号检测方法,将脉冲信号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利用LSTM处理滑动输入的频域数据流信息,捕捉时频数据的时序关联,从中提取出脉冲上升沿特征,通过对信号上升沿的检测来实现脉冲信号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条件下具有较优的检测性能,且脉冲到达时间估计误差低于自相关算法,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2025年04期 v.48;No.322 69-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Huber损失函数的改进型数据融合算法

    徐瑞昆;马娟;

    针对传统数据融合算法对离群值和噪声存在鲁棒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Huber损失函数的改进型数据融合方法。通过构建混合范数优化模型,引入Huber损失函数评估传感器可靠性,推导出具有抗离群值特性的动态权重解析解。建立包含离群值的雷达观测模型,设计了基于Huber损失函数的动态加权数据融合算法。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2025年04期 v.48;No.322 74-78+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无人探测信息的海上目标转弯率智能预测方法

    蒋智博;何伟;胡剑秋;

    为了准确预测出海上远程超视距目标转弯机动后一段时间内的位置,需要对海上目标的转弯率做出精确的预测。对此,基于海上无人装备获取到的目标信息,设计出了一种海上目标转弯率智能预测方法,即基于模糊系统对海上目标的转弯率做出预测,以此作为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初始值,通过滤波获取到海上目标转弯率的真实数据后,使用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拟合,实现对海上目标转弯率更为精确的预测。

    2025年04期 v.48;No.322 79-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水下目标运动要素解算实时精度预估方法

    梅鹏;

    针对当前水下目标运动要素解算实时精度获取难度大的问题,从目标运动要素解算理论精度求解入手,利用随机向量函数连接神经网络(RVFLNN)建立了目标运动要素解算实时精度的预估计算方法,并结合特定数据集的仿真实验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基于声呐实时探测的目标参数信息,对当前时刻解算的目标运动要素的散布情况进行合理预估,为作战方案生成和作战效能预估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2025年04期 v.48;No.322 85-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1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外切正方形的近似核FFT测频算法性能分析

    周鹤;杨建;石林艳;

    针对基于外切正方形的近似核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算法建立数学模型,对不同阶数的基于外切正方形近似核FFT算法的测频性能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高基于外切正方形的近似核FFT测频性能的关键在于提高所选取近似核的精度,高阶近似核可以有效降低杂散,提高测频灵敏度,进而提高测频性能。

    2025年04期 v.48;No.322 91-9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联合互相关矢量的解相干算法

    倪柳柳;苏泰硕;

    针对均匀线性阵列解相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联合互相关矢量的拓普利兹重构算法,充分利用了协方差矩阵的信息,在所有信源完全相干的情况下,实现方法简便且不存在阵列孔径损失的问题,无需空间平滑预处理操作,实现了相干信源的完全解相干。通过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相对于其他算法具有更高的估计精度和分辨力,有效地解决了相干信源的估计问题。

    2025年04期 v.48;No.322 94-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8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到达角的极化测量补偿校正方法

    韩光威;沈相相;

    极化信息同辐射源信号的频率、方位、幅度等信息一样,是辐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来波的极化方向进行实时高精度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了幅相法极化测量原理,并对影响极化角测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然后研究了幅度不一致性精细化补偿校正方法,通过MATLAB仿真和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相关算法的性能,为极化测量的工程实践提供了一定参考。

    2025年04期 v.48;No.322 100-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天线技术

  • 毫米波低剖面宽波束干涉仪天线设计

    谷晓珑;

    为了提高干涉仪系统的极化适应性和空间测向能力,提出了一种工作在32~37 GHz频带范围内的宽波束圆极化印制贴片天线。天线口径大小为0.444λ_(min)×0.98λ_(min),剖面高度仅为1.9 mm,工作频带内阻抗匹配和圆极化性能良好,适用于干涉仪阵列设计。

    2025年04期 v.48;No.322 104-106+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8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太赫兹连续波余割平方赋形反射面天线的设计

    陈爽;李彦文;

    针对小型化平台太赫兹连续波体制天线的需求,设计了一种余割平方赋形反射面天线。考虑到天线尺寸小,精度要求高,对加工精度进行了深入分析。仿真及实测结果显示,该连续波赋形反射面天线可实现45°余割平方赋形、-30 dB低副瓣和-80 dB收发隔离度等优异性能。

    2025年04期 v.48;No.322 107-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1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宽带宽波束圆极化螺旋天线

    徐文凯;李哲;李宾;

    为了满足卫星通信以及导航等需求,针对宽波束技术,小型化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一种工作在X&Ku波段的宽带宽波束圆极化天线,通过加载寄生金属环展宽天线带宽,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分段式金属背腔结构措施,有效改善了方向图频带特性,展宽了方向图的波束宽度。在8~18 GHz频段内实现了电压驻波比(VSWR)<2,±60°的空域范围内增益大于0 dBic,法向轴比小于6 dB的天线性能。

    2025年04期 v.48;No.322 11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种低剖面大功率有源相控阵天线设计

    李一诺;穆吉儒;赵呈昊;梁洪灿;

    设计了一种工作在S波段的低剖面大功率有源相控阵天线。该有源相控阵天线单元采用低剖面水平极化对称振子天线,可承受大功率。有源相控天线阵列设计采用16×8矩形栅格布阵,通过单元背腔的优化设计,解决了单元间的互耦问题,在方位面内实现±30°扫描,且有源驻波均<2.5。在微波暗室对有源相控阵天线进行了电性能测试,仿真与测试结果吻合良好。

    2025年04期 v.48;No.322 116-1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3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